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1~35日,平均28日。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
又称:月经延后、经迟、月经落后。
月经后期常与月经过少并见,严重发展为闭经。
二、为什么会月经后期?
首先应排除妊娠、器质性病变等因素影响。月经为什么不来?
1、不足;2、不通
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致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
01.肾虚证
有房劳多产史,量少质稀其色淡暗,伴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02.血虚
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色淡清,小腹空痛,伴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03.血寒证
受寒病史,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伴小腹冷痛,舌暗,苔白,脉沉紧。
04.气滞血瘀证
有情志不调病史,经期错后,量少,经色暗红,或有血块,伴小腹胀痛,舌暗苔白,脉弦。
05.痰湿证
素体肥胖或脾虚病史,月经滞后,经色混杂粘液,带下量多,伴形体肥胖,脘腹胀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三、月经后期怎么办?
(一)、常用中成药:
肾虚证:定坤丹,还少胶囊
血虚:人参养荣丸
血寒证:桂枝茯苓胶囊,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滞血瘀证:加味逍遥丸
痰湿证:二陈丸
(二)、穴位按摩治疗:
温经散寒,补血调经。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气海——为任脉经穴,称为人体的“元气之海”,可调一身之气;灸可温经散寒。
三阴交——归属足太阴脾经,是足之三阴交会穴,本穴具有健脾、益肝、补肾之功,是治疗妇科病的第一穴,为调经之要穴;
归来——足阳明胃经经穴,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三)、食疗:
1、山楂红糖饮:生山楂肉50g,红糖40g。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
2、生姜、红糖适量。将生姜捣烂加红糖,蒸熟后吃。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期、量少不畅伴小腹冷痛者。
3、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
4、当归30克、肉桂5克。用甜酒500毫升,浸泡一周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1-2次。适用于血虚所致的月经后期,量少。
详细的月经后期那些事,请大家关注“汇有健康平台”公众号,或下载“汇有健康”app,来自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胡晓玲主治医师讲解的汇普中医药健康系列科普讲座《月经后期怎么办?》。汇聚名医,护佑健康。有需要您找我,我是健康小汇。
守护您的健康,我们中医有办法!